□本報記者 冉倩婷
  10月17日,德陽綿竹市群眾接待中心主任何文禮送走兩位來訪者後,已到午飯時間。尚未找到最好解決辦法的他,沒有接受同事的午飯邀約,而是思考一陣後,在電腦上打下一段文字。這是何文禮的“接訪筆記”,每次接訪完,文檔里都會多一份“思考啟示”。
  當天上午,他接訪的是綿竹市一商住小區物業管理公司眾成物業的兩位工作人員。他們向何文禮訴苦:“小區現在地面車位整改、地下設施維修都沒法進行。”
  原來,今年8月,這個商住小區部分住戶因停電的問題,圍堵小區大門並責難業主委員會成員,致使該小區業主委員會全體辭職,業主委員會暫停工作。而沒有業主委員會討論通過這道程序,小區的很多工作都不能開展,小區有800多戶住戶,很容易引發群體性不穩定事件。“只是停電,怎麼會鬧到這種地步?”何文禮問。來訪者解釋,這個小區是綿陽開發商承建的,目前水電管理仍屬綿陽,小區停電後要等綿陽方面派人過來,導致維修滯後停電時間延長,住戶怨聲載道。“你們先到住建部門反映情況,我再通過社區聯繫業主委員會成員,明天大家一起坐下來好好溝通,爭取業主委員會成員的理解,讓他們儘快恢復工作。”何文禮給出建議。
  送走兩位來訪者,何文禮並不認為已解決了這件事。“這種問題並沒有明確歸哪個部門管,我的建議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說,類似水電管理沒有移交給綿竹當地而引發出的各種問題,實際上在綿竹很多地方都有可能發生。
  怎麼辦呢?回到辦公桌前,何文禮陷入思考,在自己的“接訪筆記”文檔里打下這麼一段文字:“震後綿竹新建了很多安置小區和商住小區,承建方可能不是綿竹的,這些小區住戶很多來自不同鎮鄉,給住戶及小區管理帶來不便。前幾年綿竹對此問題也進行了研究,但還未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他想了想,繼續寫道:“在2012年開展的社會管理創新試點中,綿竹玉馬社區探索的路子非常有效,其他社區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切實加強和創新社區管理才好,這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探究問題背後的原因,與解決或協調解決問題同樣重要。”何文禮認為,弄清楚原因,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同類問題出現,“即使一時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找出癥結所在,再想辦法步步推進,才能逐步向好。”
  這位“思考型”的接訪人通過自己的總結和提煉,已提出20餘條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並撰寫10餘篇調研報告,深入推進了基層的群眾信訪工作。
  (原標題:德陽綿竹市群眾接待中心主任何文禮:做個“思考型”的接訪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e51oevd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